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处置

电镀作业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信息来源:广东省应急管理厅
时间:2021-05-11
作者:
字体:

  广东是全国制造业大省,在制造行业领域,电镀业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目前,我省电镀行业重点企业有近800家,省级批准建立的定点产业园区、历史形成的产业集控集中区约22个。电镀业与危险化学品交集多,发生事故后果严重。

典型案例

案例一

  2021年4月22日5时31分,位于东莞麻涌豪丰环保产业园二楼的东莞市精一新材料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因维修后的电镀槽过滤泵在运行过程中温度过热自燃,继而引燃电镀槽包材物质发生火灾,事故造成该栋厂房四楼的东莞新安力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2名夜班人员死亡。

案例二

  2019年10月3日19时许,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新财富环保电镀基地的江门市华齐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在组织员工开展清洗酸洗槽作业时,将含有硫酸成分的废水倒入旁边碱铜过滤机下面的接水盘,由于接水盘残留含有氰化钠、氰化亚铜和烧碱等物质的碱铜结晶体,遇到含有硫酸的废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氰化氢气体,事故造成8人不同程度中毒。

原因分析

  事故调查分析显示,工业园区电镀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多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行业安全生产投入匮乏,基础薄弱

  电镀加工费用较低,尤其是镀锌、铜、镍、铬等一些镀种加工利润微薄、企业无力在安全生产上投入较多资金,设备陈旧或带病运行,存在安全隐患。随着涂料涂装、热喷涂及热浸镀等新的表面处理技术和工艺不断涌现,企业一时难以适应,安全设施不完备,安全管理滞后,导致事故多发。

企业自身安全管理混乱

  例如,发生“4·22”事故的东莞精一新材料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安全管理混乱,维修作业管理缺位,在从事过滤泵更换作业前无告知、作业中无监护无指挥、作业后未确认未交接,前后衔接中断、工作断档,管理严重缺位。在电镀液加热阶段,仅依靠1名保安进行设备通电作业,且在实施作业前未进行安全确认,在未确定设备处于正常状态下擅自通电,导致事故发生。

工业园区安全管理缺位

  环保产业园出于减少管理环节和计划将危险化学品仓库用地建设厂房出租以赚取更大效益等原因,取消园区集中存储管理危险化学品,改由电镀企业自主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做法,导致危险化学品仓库分布分散、管理不到位,造成极大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有效防范化解工业园区电镀业安全风险,坚决遏制同类事故发生,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狠抓底数摸排

  深入开展全省工业园区摸底工作,按照“一园一册”要求,对电镀企业建档立册,全面掌握园区电镀企业规模、危险因素、安全风险、从业人数等基本情况。坚决落实“一线三排”的工作要求,对氰化槽和酸槽过于临近、通风和排水不符合要求、废液处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限期整改。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改进工艺设备,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狠抓专项整治

  严格按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紧扣“7个100%”工作目标,把所有工业园区,特别是电镀企业园区纳入安全整治范围,实现安全网格化管理。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明确园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主体(机构),配足配齐专业监管人员。把好园区项目准入关,推进封闭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

狠抓“四项制度”落实

  督促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及园区内涉及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企业,特别是电镀企业必须严格实施“四项制度”(即风险研判每日承诺公告制度、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每月报告制度、安全主题教育每季授课制度、安全生产“一线三排”年度报告制度)。重点认真学习安全生产“一线三排”等措施要求,以省内外典型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围绕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狠抓新工艺推广

  积极推动实施清洁生产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的模式,清洁生产是一种新颖的、创造性的环境保护战略。以无氰代替有氰、低毒代替高毒,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采用人机分离、微机控制和自动化生产线,极大降低了操作者进行有害作业的风险,提高了安全保障。

狠抓预案建设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电镀行业除日常生产中做好事故防范外,还应制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提高对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施救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定期进行事故现场模拟演练(如人员快速疏散、火灾及时扑救、中毒人员迅速救治等),意外事故发生时,确保人员和财产得到有效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

分享: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