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2019年广东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十大亮点”

信息来源:广东省应急管理厅
时间:2020-01-23
作者:
字体: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应急管理的现代化。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和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应急管理部的决策部署,结合“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按照“高、统、快、防、实”的思路,加快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步伐,统筹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应用,大力推动科技和信息化工作,以科技和信息化工作带动应急管理工作现代化,实现应急管理事业跨越式发展。

  今天,带你一同回顾广东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十大亮点”!

  一、高起点编制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创新开展“智慧大应急”顶层设计

  高起点编制《广东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9-2022年)》,提出“16963”的整体框架,即“一个愿景蓝图、六大核心理念、九大智慧应用、六大赋能工程、三步走实施路径”,创新谋划具有广东特色的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建设框架,指导各地市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形成广东“智慧大应急”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总思路,为2019-2022年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自主研发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

  在台风防御系统基础上,自主研发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整合20个部门感知数据的汇集、分析及上图展示;提升各级部门的应急工作协同能力。创新开发应急“一键通”,可以指挥调度160多万三防负责人。开发值班值守系统,实现事前分析研判、监测预警,事中信息通畅、指挥调度,事后灾情统计、救灾复产等功能,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防御处置工作。

  三、建设全省统一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推动危化品监管水平明显提升

  积极统筹各方面力量,建成应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按照“3+1”的建设任务,完成121家重大危险企业重点部位监测监控数据接入和3D建模,构建危化品企业风险预警分析模型,实现实时监测监控和可视化管理,并通过政务短信平台及时向基层监管部门和企业推送预警信息;完成1307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和31个化工园区基础数据采集,形成“一园一档”、“一企一档”,确保基础数据完整、准确;达到对危化品企业生产安全风险动态监控预警的目的。

  四、升级安全生产执法监督系统,强化“互联网+监管”

  对接国家、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按照“互联网+、统一标准、精准检查、规范执法、智能便捷”原则,升级优化省安全生产执法监管系统,建设执法计划、执法检查、案件管理、执法统计、执法文书和移动执法等应用模块,利用公共支撑“电子印章”服务,实现行政执法在线办理,强化行政执法效能,编织安全生产执法全省一张网,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建设非煤矿山尾矿库“天眼地眼”系统,有效提高尾矿库灾害防控能力

  省非煤矿山尾矿库“天眼地眼”安全风险预警预测系统,利用遥感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建立全省非煤矿山尾矿库大数据信息库,编制全省尾矿库“一张图”, 接入61家尾矿库企业的运行信息以及18家在用尾矿库在线监测信息,为省内各级应急部门提供区域性尾矿库风险评估和灾害预警决策支持,有效提高尾矿库灾害防控能力,实现对增高扩容库、“头顶库”的全生命周期风险评估与隐患诊断能力。

  六、构建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统筹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

  基于应急管理部、广东“数字政府”技术架构和公共服务支撑能力,按照“统一架构,分层解耦,资源共享,集约建设”原则,规范应用系统技术体系架构,综合集成和横向打通各类应用,提供面向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一站式”访问入口,打破过去烟囱式建设模式,实现信息共享和功能复用。

  七、着力开展应急管理系统整合和数据治理,实现应急管理“一张图”

  整合接入水利、气象、自然资源、林业、公安、交通、电力等20个部门单位的52个应急相关系统和数据。视频会商系统横向实现与公安、水利、气象、消防、地震、交通等部门单位实现联通,纵向实现省、市、县、镇四级视频会商联通,覆盖全省镇街应急部门。开展20个厅局单位的接入数据的治理,建设灾害事故、管理对象、应急环境、救援资源等主题库;救援指挥、危化品监测等专题库。

  八、建设天地一体的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全力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开展融合音视频指挥调度工程建设,通过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系统统一接入,进行八大类终端(视频会议终端、视频监控终端、卫星电话、单兵图传等)的音视频融合,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通信制式的综合通信,实现业务系统和通信系统的解耦。创新提出无公网环境应急通信保障技术方案,整合升级卫星通信系统,建立Ka和Ku互补的移动卫星小站、背负式4G LTE移动基站和370M集群通信基站、4G单兵图传、无人机、LTE手持终端等现场应急通信保障手段,建设天通卫星调度指挥平台,有效提升突发事件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九、提前完成“两网”贯通攻坚任务,实现全省指挥信息网和电子政务外网部、省、市、县四级网络贯通

  联合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筹规划全省指挥信息网建设方案,制定“两网”贯通攻坚任务工作方案,指导协调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一市一策,组织开展网络贯通攻坚行动。省厅组成5个工作组现场督导和指导网络调测,有力协调推进各地提前完成“两网”贯通攻坚任务,实现全省指挥信息网和电子政务外网网络贯通。

  十、初步构建完善信息化工作机制,确保项目有序、安全、高效开展

  遵循“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要求,由政府投资建设向购买服务转变。初步建立“业务引领,科信统筹,建用一体,建采分离”的信息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业务处室需求提出、项目跟进和系统应用的重要作用,突出科信部门技术统筹、项目管理和制度建设的关键功能,分工负责,有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建立应急指挥中心运维保障队伍,有力提升运维保障能力;加强信息化项目技术咨询和监理服务保障,有力提升信息化建设规范化水平,有效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建设“廉洁工程”,对每个项目进行风险点分析和落实防范措施,签订项目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协议。


分享: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