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辨识风险 公司全面开展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建立安全管理台账,对所有有限空间进行编号管理登记,在入孔部位张贴信息标识卡。 二、狠抓建章立制。 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作业流程,制定出台《有限空间作业“四主动、七原则”》《有限空间作业综合管理规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三、实施分级管理。 按照“分级管理,重点控制;及时申报,严格把关;措施到位,严抓落实”的原则,严格有限空间作业许可申报审批,经审批后方可进行作业。在有限空间入口处加装安全门并上锁,专人专管,凭作业票开锁,杜绝人员擅自进入有限空间。 四、加强安全培训。 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常态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对作业审批、措施、检测、防护、监护、应急处置等进行重点培训,普及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五、配齐防护装备。 为所有员工配备个人劳动保护用品,配齐配全通风检测作业仪器等各类应急保障,专门为作业人员配置电动送风式长管呼吸器,通过长管为现场作业人员持续输送室外新鲜空气,佩戴轻松,出入方便,快捷高效,避免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发生。 六、加强安全警示。 在所有有限空间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例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致命危险警示牌、未经批准禁止进入警告牌等,做到警钟长鸣,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七、推动技术改造。 大力推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在有限空间内加装自动清洗装置,减少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清洗作业。对入口在顶部的有限空间,加装侧面人孔,便于人员在人孔外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从源头上降低安全风险。 八、强化应急演练。 有计划地开展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使现场作业人员熟练掌握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技能,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杜绝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防范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