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市动态

广东各地创新举措 加快推动淘汰57座以上大客车和卧铺车

信息来源:广东省应急管理厅
时间:2021-09-21
作者:
字体:

  57座以上大巴车往往车型高大、行驶距离长、核载人员多,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卧铺客车因自身的设置原因,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这两类车辆的整治纳入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的重要内容之一,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引导相关客运企业淘汰该类车辆。

  广州:2022年6月底前完成

  近日,广州市专班组织召开全市加快淘汰57座以上大客车和卧铺客车工作协调会,要求2022年6月底前完成淘汰57座以上大客车和卧铺客车工作。

  广州要求把加快淘汰 57 座以上大客车和卧铺客车作为学史力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来抓,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先行先试形成广州经验,采取引导自愿淘汰、出台激励措施、畅通出口渠道等办法,确保2022年6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

  深圳:力争在2021年底前全部淘汰 

  深圳市涉及卧铺及57座(含)以上营运客车的道路运输企业共31家,其中57座(含)以上营运客车200辆,卧铺营运客车107辆,面临着存量大、涉及企业多,淘汰难度大等棘手问题。为此,深圳把淘汰卧铺及57座以上客车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倒排任务、明确责任人、多措并举、定期督办。

  制定《深圳市道路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自4月份起开展专项整治,采取分步分批方式引导鼓励企业主动申请淘汰报废,结合车龄、线路以及企业经营情况,制定每月报废计划。

  持续督导推动,召开推进会,提出提高政治站位、夯实主体责任、明确淘汰计划的工作要求,每周更新工作进度和目标任务完成率,每月通报进度并定期召开道路客运行业工作会议通报进度,上门服务并对未按时间节点完成淘汰任务的企业大力宣传政策,全力引导推进卧铺及57座(含)以上营运客车淘汰工作。

  分级分类,按照“风险评估+重点管控”的原则实行“三个一”重点监管,将全市卧铺及57座(含)以上营运客车列入重点监管对象,企业每周对重点车辆动态监控运行进行研判、每半个月对车辆安全性能进行一次风险评估、主管部门每月对企业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同时,按照“分时分段”原则逐步限制车辆经营范围,逐步缩小经营空间区域,逐步降低道路运输行车风险。

  接下来,深圳市计划按照淘汰时车辆车龄,以1:0.5,1:1,1:1.5等不同比例置换市际包车运力的方式,在充分考虑企业经营和客运市场实际的前提下,鼓励、推动淘汰卧铺及57座(含)以上营运客车。力争在2021年底前淘汰全市卧铺及57座(含)以上营运客车。

  东莞:走访运输企业 鼓励加快淘汰57座以上大客车

  东莞市目前共有57座(含)以上营运大客车138辆,其中有10辆处于报停状态,均已要求企业将其列为重点监控车辆进行监管。在具体推动此类车辆淘汰方面,东莞市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

  强化专项统筹,推动责任落实。该市先后出台《关于严格实施57座(含)以上大客车道路运输安全风险管控八项措施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57座(含)以上大客车道路运输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了57座(含)以上大客车道路运输安全风险管控的八项措施,量化了具体任务。

  全面摸底排查,实行户籍化管理。交通运输、公安交警部门对全市登记的57座(含)以上大客车的登记信息和使用情况进行集中排查,按照“见车辆、见驾驶人、见车主(企业负责人)”的要求,逐车进行核查,并建立源头管理台账。重点、集中排查车辆违法挂靠、公司倒闭或无证营运问题,以及逾期未报废、逾期未年检、多次违法未处理的车辆。充分运用“企业画像”等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57座(含)以上大客车的管理现状,落实风险预警工作,及早防范化解辖区企业、车辆及其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加强行政指导,引导主动淘汰。督促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57座以上大客车更新淘汰计划,鼓励、引导企业提前更新淘汰相关车辆。通过努力,目前全市相关客运企业对138辆57座以上大客车报备了更新淘汰计划。同时,东莞市还走访市装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等运输企业,鼓励企业加快淘汰57座以上大客车,及时收集企业对于有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湛江:全力推动三类大客车提前淘汰

  湛江市全力推动“营转非”大客车、57座以上大客车和卧铺客车提前淘汰,截至9月1日,全市246辆三类大客车已成功淘汰106辆,淘汰率43.89%。

  对于该项工作,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市专班主任提出“多措并举,成熟一辆,抓住一辆,淘汰一辆”的总要求,积极推动三类大客车加快淘汰。

  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要求,挂图作战。市专班、市道安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搭建政府职能部门与重点企业、重点车辆所有人的交流协作平台,广泛听取意见诉求,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见效。

  强化监督检查,提级审验权限,明确全市三类大客车年检执行双人查验制度,对不符合相关标准及规定的,坚决不予确认年审合格,利用“熔断机制”压实安检机构主体责任,倒逼安检机构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检验标准。

  严格路面管控,系统梳理全市三类大客车信息,并将其纳入重点车辆监管平台和查缉布控系统,强化日常路查路检,营造高压严管态势。



分享: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