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动态简讯

九年如一日,她是扎根基层的“普法先锋”

信息来源:广东省应急管理厅
时间:2025-05-16 17:22
字体:

  在应急管理的“战线”上,有一位默默耕耘的工作者,信念和力量的交织让她九年如一日,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诠释着应急人的责任与担当。项秀凤,法学专业出身的她,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应急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

  初心如磐

  开启应急管理征程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应急管理领域时,项秀凤坦言,应急管理工作复杂且富有挑战性,涉及广泛的法律法规,这与她的法学专业背景相契合,让她充满好奇。“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为应急管理事业做出贡献,这是法律人的初心和使命。” 项秀凤说道。正是这份初心,让她毅然踏入应急管理领域,开启了长达九年的职业生涯。

  在这九年里,支撑项秀凤坚守岗位的,是信念和力量。她深刻体会到,应急管理工作早已超越职业本身,成为融入血脉的责任和使命。应急管理领域不断更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促使她始终保持初学者的心态,勤恳务实,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钻研法律法规,自我提升、自我增值,在应急管理事业的“征途”上不断“装备”自己。

  使命在肩

  普法宣传、事故直报工作“两手抓”

  普法宣传是提高公众和企业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法学专业的项秀凤深知这一点,牵头组建了普法宣讲团与平安志愿者法治宣传队伍,用她专业的知识为应急管理事业贡献她的力量。

fb5075ba14d136e74f11.jpeg

  组建过程中,团队面临宣传力度不足和公众参与热情不高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项秀凤和她的团队借鉴优秀宣传经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并深入各镇、各单位进行动员,与社区、学校、企业等机构携手合作。同时,团队还定期举办志愿者培训活动,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专业水平。

  在制作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讲课件时,项秀凤和团队深入研究安全生产形势与特点,确保课件内容既符合法规要求,又贴合实际工作。“接地气”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采用以案释法的方式,将法律条款与具体案例相结合,使学员能够直观地理解法律要求及其后果。同时,他们还注重图文并茂,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活”。此外,团队还融入交流互动环节,鼓励学员发言提问,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安全理论知识深深“扎根”学员们的大脑中。

e98ec7c5e84e7cb14462.jpeg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至2023年,项秀凤组织策划的普法项目被县普法办推荐选送市普法办作为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创新项目评选。该项目融合线上线下普法新途径,精准化普法内容,满足多元群体需求,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推动安全生产知识走深走实,有效扩大了普法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此外,项秀凤还兼顾事故直报工作,这项工作对时效性要求极高,责任重大。她始终保持“高度警觉”,确保手机24小时畅通,即便夜间休息,也从不把手机设置成静音或振动。不仅如此,笔记本电脑也成为了她上班的“好搭子”,“笔记本电脑我基本都是随身携带的,以便在接到事故信息时能够迅速响应上报。”在2019年的一个午夜,一辆大型客车在沈海高速阳江市阳西县程村路段发生侧翻,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时间正值周末凌晨,项秀凤的手机响起,她没有耽误一刻,迅速接通电话,并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在掌握初步情况后,她随即联系高速交警部门和县人民医院,详细了解伤亡人员信息、事故原因及财产损失等关键信息。面对各种信息交织在一起,她用经验和专业的知识,迅速准确地整理并及时填报至事故直报系统,在规定时效内完成上报工作。

  “事故直报要求及时、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以便相关部门迅速响应;普法宣传则通过提升公众和企业的安全意识,促进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遵守,预防事故。事故直报中的案例分析是普法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警示公众和企业,强化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项秀凤表示,事故直报和普法宣传两者紧密联系,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两大重要环节。

  “每一次紧急情况都是对职责的严峻考验,也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关键时刻。”项秀凤表示,心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成为随时待命的“守夜人”,即便在假期,她也坚守岗位,不远行。“‘始终保持在岗在位’不仅是对职责的庄严承诺,更是对生命至高无上的敬重。”项秀凤的语气坚定。

分享: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