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统筹发展与安全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广东省委、省政府将2025年定为“隐患排查治理年”,全省各地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中有了更为明确的抓手。
近日,江门市安委办联合市消安委办在江海区直冲工业区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剖析安全现状,部署攻坚任务。这标志着江门市村级工业园区隐患整治及基础设施提升攻坚行动正式启动。
整治决心:今年必须啃的“硬骨头”
江门现有73个村级工业园,聚集了超过2200家企业,大部分企业规模不大,其中规下企业约占87%。这些园区普遍缺少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意识不强、能力不足,涵盖的生产行业也五花八门,有灯饰制造、金属制品、家具制造、仓储物流、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等。
然而,随着产业多元化、规模化扩张,园区内各类企业机械伤害、火灾、触电、货物坍塌、交通安全等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魄力,直面村级工业园安全问题,作为江门在‘隐患排查治理年’的必选动作。”江门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海区直冲工业区应急消防服务站。
深层的矛盾,藏在“管”与“被管”的缝隙里。受传统“包租”思维影响,“只收租、不管理”的园区方;重生产轻安全,“想管却不会管”的小微企业主;安全意识淡薄,“身在险中不知险”的从业者,构成了责任落实的“三角困局”。
“以前会觉得安全是‘上面’的事,有时候,我们小企业也确实力不从心,不知道从何抓起。”直冲工业园内一家电镀企业负责人陈先生私下表示,小企业利润薄、投入少、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安全设备更新、技能培训这些“必要支出”成为了“非必要选项”。

江海区直冲工业区内企业按照规定划分专门区域摆放产品。
规划无序、权责不清、结构老旧等“先天不足”,让隐患治理陷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僵局。“有些老园区、老厂房、厂中厂里面的电线像蜘蛛网,消防通道在哪都不知道,工人天天在里面干活,心里能不怵吗?”长期在各个园区内奔走的搬运工张师傅道出了工友们的普遍担忧。这种“怵”,既是对生命安全的担忧,更是对发展质量的拷问。
事实上,这些问题,并非江门独有。在珠三角乃至全国,村级工业园作为城镇化、工业化初期的产物,其安全短板本质上是“效率优先”发展模式留下的历史欠账。今年是“隐患排查治理年”,全省各地掀起查找风险隐患、落实整改措施的热潮,在推动应急管理工作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的路上,就必须要啃下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难题这块“硬骨头”。
破局路径:系统思维下的“组合拳”
面对盘根错节的难题,江门的解法透着清晰的“系统思维”。以《村级工业园安全生产工作指引》“十个有”要求为核心,分别是园区安全有统筹、安全状况有明晰、入园项目有把关、关键信息有监控、外来人员有查验、重点物料有管控、危险作业有防范、厂房改造有管理、消防安全有规范、应急处置有保障。
这并非“口号式”的标语,市安委办将“十个有”的要求细化成一条条的评分标准,让园区管理员拿着“评分表”对着打分,简单便捷的操作,就能大概清楚园区的安全管理水平。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村级工业园存在的很多问题要实事求是,并不是要一蹴而就一刀切去解决全部问题,我们大概可以勾勒出‘三步走’的清晰提升路径:先要解决‘有没有人管’的问题,再实现基础达标的‘从有到及格’,最终迈向优秀管理的‘从及格到优良’。”

江门着力构建“政府部门+园区管理方+入园企业”三级责任体系。
江门着力构建“政府部门+园区管理方+入园企业”三级责任体系,多管齐下推出“组合拳”措施,“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的建立,让隐患排查有了“前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体系化建设,让“不会管”变成“有章可循”;而“集群托管”模式——几家企业合聘一个安全管家,则巧妙破解了小微企业投入不足的难题。
这种三级责任体系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认可。直冲工业园区企业鼎捷集成电路公司负责人李光勇表示:“成本降了,专业度还高。”这种创新,本质上是用共享经济思维破解安全治理的“规模不经济”。
治理跨越:从“被动防”到“主动管”
整治的成效,写在园区的变化里,更要落在企业和员工的感受中。在杜阮万洋众创城,全市首个园区应急消防服务站的启用,成了观察变化的窗口。从“着火了不知道找谁”到“几分钟应急队伍就到”,从“消防演练走过场”到“学会用灭火器才踏实”,园区女工王姐的心态转变,印证了安全治理从“形式”到“实效”的跨越。
“江门在全市的工业园区推动建设应急消防服务站是一个明智而实在的选择。”杜阮万洋众创城站负责人谭永峰表示,“我们从事工业园区管理多年深有感触,只有把安全管理搞好了,老板才敢放心投资落地,这是改善营商环境的举措。”

杜阮万洋众创城应急消防服务站。
江门特色的应急消防服务站已经形成安全4S店的标准,集合了隐患排查(Screening Hazard)、应急处置(Succor Response)、服务企业(Service Enterprises)、宣传教育(Safety Promotion)等四大主要功能,成为推动基层安全治理模式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的重要举措和抓手,而像这样的应急消防服务站,江门今年要完成35个。

江门特色的应急消防服务站已经形成安全4S店的标准,集合隐患排查、应急处置、服务企业、宣传教育四大主要功能。
直冲工业园区的蝶变同样生动。园区整改提升后,也同样建立了应急消防服务站,安全巡查从“偶尔有”“走过场”变成“天天见”,企业主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员工从“被动遵守”变成“互相监督”。

直冲工业园区内随处可见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专栏。
安全管理员叶开正的观察很直白:“现在整个园区的安全应急氛围,与过去比是天壤之别。安全已经成为企业、员工多方共同参与的集体行动。”1—6月,全市企业自查上报重大事故隐患比率49.61%,全省第二,这组数据显示,江门市在激发企业重视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上正初见成效、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