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浮市紧扣广东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将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年度核心任务,立足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的核心目标,通过标准引领、能力提升、机制创新“三部曲”,聚焦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与应用,在统筹指导、业务培训、主体责任上下功夫、求实效,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隐患治理新格局。这场以“隐患排查治理年”为契机的安全升级,正通过制度创新与实践深耕,书写着安全治理的云浮答卷。
标准体系全覆盖 构建治理基准
云浮市将制度建设视为隐患治理的“压舱石”。市安委办印发《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应用实施方案》,将国家32项行业判定标准汇编成册,形成覆盖非煤矿山、工贸、危化等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指南”,进一步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落地生根。
针对传统隐患排查中存在的标准模糊等问题,云浮市安委办印发《关于认真学习和深入实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通知》,督促各地、各部门把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作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要内容和提升排查整治能力的重要抓手,提升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广泛宣贯和应用,将有力调动企业自查的主动性。各级相关部门将其纳入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重要内容,以严格执法检查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定期带队全面排查。”云浮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工作专班及时收集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各行各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工作指引,汇编成册、传发学习,并密切留意新出台的判定标准,第一时间转行业主管部门跟进宣贯,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入脑入心、见效落地。
企业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作为自查“工具书”,实现了从“无据可依”“经验判断”转向“按标排查”“精准排查”,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自查水平,将隐患尽早扼杀在萌芽状态。广东广业云硫矿业公司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将该工作切实贯彻到实处。“在新版《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出台后,有一天,我们在巡查中发现露天采场一边坡岩石风化严重,赶紧对照相关标准,一条条地核查对比,确定存在坍塌风险,便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隐患最终经核查为重大事故隐患,公司立即按照要求迅速施工整治,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避免酿成事故。
专业攻坚聚合力 共筑安全防线
面对各项新标准、新要求,对于监管人员的执法能力也是一大考验。云浮市坚持把学习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作为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必修课,切实提升部门执法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云浮市应急管理局以“实战导向”为原则,组织召开专题培训会,邀请专家授课,深度解读危险化学品、工贸、非煤矿山等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核心条款、适用情形及典型案例,聚力解决“查什么”“查不出”的问题。

云浮市组织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执法人员及重点领域从业人员专题教育培训会。
2024年底,云城区应急管理局先后组织开展三期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云城区河口街道办执法人员参加培训后,针对辖区特色产业石材行业,依据工贸领域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条款,精准高效检查石材厂房有限空间场所作业重大事故隐患。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培训基层安全监管执法人员2696人,各级部门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282个,占总量的53.51%,每千次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数从去年的57.66个提升至75.81个,排查效能不断提升。
为进一步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提升全市非煤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云浮市还特别组织省级专家对全市7家重点非煤矿山企业开展专家帮扶指导和检查工作。检查组通过查阅矿山的安全设施设计和安全管理台账等资料,深入作业现场进行实地勘查,重点针对矿山开采台阶参数、运输道路、截排水设施、图纸更新、安全培训档案、应急预案、外包单位资质和统一协调管理等方面进行把脉会诊和交流,帮助企业排查事故隐患特别是重大事故隐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专业建议,并在交流中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引导企业举一反三、查缺补漏、点面结合,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检查组强调,要狠抓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切实提高投资人、管理人、技术人、从业人的履职能力,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事故警示教育,配齐配强专业技术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针对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专家再次叮嘱企业主要负责人,“认真组织对矿山生产系统、作业环节等进行全面风险辨识,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全面提升矿山安全保障能力。”

云浮市应急管理局组织省级专家对广东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高枨铅锌矿井下-300m中段进行现场检查。

云浮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广东新合铝业有限公司进行安全检查。
激励机制暖人心 倡导多元共治
云浮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部署,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创新推动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落地生根、取得实效,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提升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和全员参与积极性,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云浮市坚持宣传先行、标准引领原则,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推动政策解读全覆盖。在广泛宣传基础上,组织安全生产专家编制《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建设通用模板》,细化制度框架、隐患分类标准、报告流程、奖励细则等12项关键要素,为企业提供“菜单式”建设指南。某石材企业负责人表示:“通用模板让制度建设从‘无从下手’变为‘有章可循’,我们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制度起草。”
为破解企业“等靠要”思想,云浮市创新实施示范引领工程,建立企业申报-属地初审-市级复审三级评选机制,首批遴选10家制度健全、成效显著的企业作为示范标杆。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编制典型案例集、组织对标学习等方式,推动先进经验复制推广。广东广业云硫矿业有限公司作为非煤矿山领域示范企业,创新建立“隐患积分兑换制度”,将员工报告隐患按风险等级折算为积分,可兑换培训机会或生活用品,该机制实施以来员工主动报告隐患数量同比增长300%。在典型带动下,全市已有237家企业自发优化现有制度,形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
云浮市构建监测-考核-督导全链条监管体系,确保机制建设不走形式、取得实效。“建立月度通报制度,每月对各地机制覆盖率、企业参与度、隐患整改率等核心指标进行排名晾晒,对连续两个月排名末位的单位实施约谈督导。”同时,将机制建设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体系,设置量化指标,考核结果与单位评优评先、领导干部履职评定挂钩。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动态监管机制让我们既有压力更有动力,必须把工作做在日常、抓在经常。”
截至目前,全市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1628家,已建立机制873家,占比53.62%,内部报告问题隐患2950项,隐患整改率99.86%,奖励金额9.6435万元。
云浮市通过奏响“三步曲”实现了治理理念从“政府独唱”转向“社会合唱”、监管方式从“标准执法”转向“专业问诊”、发展质量从“事故下降”转向“本质安全”等三个转变。这座“硫都”正以安全为帆,驶向更加稳健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