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动态简讯

转移及时,安置到位!两地公布两起成功避险案例

信息来源:揭阳应急管理、梅州应急管理
时间:2025-09-26 18:16
字体:

  风雨守候,防御在前。9月24日17时前后,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狂风暴雨到来之前,各地已经进入临战状态,加强预警、果断转移,立足最不利情况、做好最充分准备,科学防御、上下联动,用一次次的应急处置和成功避险筑牢抗击台风的坚固防线。 

  梅州大埔县成功避险一起地质灾害 

  受今年18号台风“桦加沙”影响,9月22日起梅州南部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地质灾害风险陡增。市三防指挥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指挥调度各县(市、区)对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削坡建房、低洼易涝、危房老房等易受灾场所进行巡查排查,深入开展“空屋”“净山”“挪床”行动,坚决落实梯次化人员转移机制,确保应转早转、不漏一户一人。

  大埔县大东镇在此次防御台风“桦加沙”期间严格落实上级有关防汛防台风的工作部署,加强研判,提前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并多次对人员转移情况进行抽查督查,确保人员转移到位,该镇进滩村严格按照村(居)“一页纸”预案要求,将防汛避险工作落到实处。自9月22日起,该村便有序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第一、第二梯次共3户11人全部按时转移到位。其中,村民郭兰花一家3人在9月23日上午被紧急转移至邻居家中妥善安置,有效避开了潜在危险。

  9月24日18时许郭兰花原居住房屋后山边坡突发大面积山体滑坡,房屋卧室墙体被冲毁,原本摆放床铺的位置被土体完全掩埋。由于此前转移及时、安置到位,郭兰花一家3人毫发无损,成功避免了因灾伤亡的悲剧。

  目前,滑坡现场已拉起警戒线,设置明显警示标识。大东镇已安排镇村干部轮班值守,加强对现场及周边区域的监管力度,严防无关人员靠近危险区域,同时坚决杜绝群众在隐患未消除前返回家中,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大埔县地质灾害成功避险,不仅是该县各级各部门严密部署、快速响应、高效落实防灾避险措施的成果,更为后续应对类似自然灾害积累了宝贵经验。接下来,梅州市各级三防指挥部将持续强化雨情、水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工作,加大风险隐患排查管控力度,同时做好转移人员的安置管理,做到“不安全不返回”,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揭阳惠来县成功避险一起塘埂迎水面险情

  2025年9月23日夜晚,第18号台风“桦加沙”来袭,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图田村的塘埂迎水面出现长达60米的损毁段,危及仅一公里外的图田村1000余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突发险情,揭阳市、县、镇、村四级迅速响应,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极端负责的态度,成功组织群众安全转移,实现了人员零伤亡。

  台风来临前,惠来县神泉镇干部早已严阵以待,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9月23日21时20分,图田村干部在巡查中敏锐捕捉到塘埂迎水面的异常,第一时间上报险情

  险情就是命令。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响应。经综合研判,预计9月24日凌晨3时至5时,台风将与天文大潮叠加,已多处受损的塘埂迎水面出现决口的可能性极大。

  当晚,惠来县紧急调集的40余辆中巴车疾驰而至,百余名公安干警闻令而动,在现场维护交通秩序和为群众提供安全保护;镇村干部立即行动起来,连夜分组入户,耐心细致进行动员说服工作。仅用数小时,便有序组织687名群众转移避险,除23名群众选择投亲靠友外,另外664名群众安全转移至邻近的东陇镇中心小学安置点。灯火通明的东陇镇中心小学,成了风雨中温暖的避风港。

  当天23时,省水利厅接到揭阳市报告之后,连夜组织紧急会商,对风险迅速作出研判并绘制淹没风险图;第二天一大早便赶到现场对受损塘埂迎水面抢修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时间就是生命,经过两支抢险队伍43名抢险人员冒着风雨争分夺秒的抢修,24日中午,受损塘埂迎水面基本恢复堤防功能。随着台风“桦加沙”远离,风雨浪潮影响减弱,经市、县两级综合风险评估,当天17时,转移安置群众全部平安返家

  惠来县神泉镇图田村此次险情的成功处置,体现了揭阳市防汛防风工作机制的高效运行,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人员零伤亡”的背后,是预警巡查的敏锐,是应转尽转的果断,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诠释。


分享: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