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新闻发布

实录: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

信息来源:南方网
时间:2023-08-17 09:58
字体:

图片

  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8月16日举行全省应急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省应急管理厅厅长王再华作主发布,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邓鸿主持发布会

  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邓鸿: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广东省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广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全力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领域重大安全风险,着力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今天我们邀请省应急厅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广东省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省应急管理厅厅长王再华先生、副厅长刘永生先生、总工程师何胜庄先生。

  下面,有请王再华先生介绍上半年我省应急管理工作有关情况。

图片

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王再华

  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王再华: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首先,我代表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对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省应急管理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今天,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跟大家通报一下今年以来我省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并围绕如何更好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与大家作一些交流。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立足于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围绕“防、救、新”三件大事,全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今年1-7月,全省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3%、17.3%,连续25个月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森林火灾起数同比下降8.0%;有力应对21轮强降雨和2个台风影响,没有发生人员伤亡。

  一、着力化解重大风险,做好“防”的工作

  我们把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作为今年安全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把能不能查得出重大隐患、整改质量高不高、排查意愿强不强作为专项行动开展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准,通过扎实开展专项行动,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一是压实“防”的责任,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在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单元层面:突出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在安全生产7项法定职责的基础上,要求第一责任人带头研究组织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带头落实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发挥管理团队和专家作用、带头对动火等危险作业开展排查整治、带头对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排查整治、带头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对重大事故隐患长期存在、拒不整改的单位及其第一责任人,综合运用 “一案双罚”“行刑衔接”等多种法律手段予以严惩。在部门层面:突出“三管三必须”,要求各部门针对各自监管的行业领域,制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严格执行“谁检查、谁签名、谁负责”机制,对明明有问题却查不出或查出后跟踪整改不到位导致发生事故的,严肃追责问责。在地方党委、政府层面:突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把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督促地方党政部门统筹推动各项工作,为排查整治取得实效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抓住“防”的重点,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我们围绕解决基层和企业不会查、查不出、不懂治隐患的问题,突出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燃气、渔业船舶、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聚焦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隐患,特别是违规动火、外包外租管理混乱、不开展应急演练、员工不熟悉逃生出口等突出问题,依托专家力量,组织开展了多轮次的指导服务和督导检查。

  三是用好执法的利剑,持续发挥震慑作用。我们在全系统开展了安全生产“执法质量提升年”行动,通过加强执法人员培训,进一步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精准执法水平。我们综合采取了“地市间交叉执法”“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执法检查,有力地打击了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今年1-7月份,全省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2.5万次,实施行政处罚1.4万次。我们还加大了对检查发现隐患问题的媒体曝光力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进一步增强执法检查的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

  二、强化应急救援准备,提升“救”的能力

  应急救援是涉险人员生存的最后希望。我们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也绝不允许用时无备,全力做好救援准备,确保一旦事故灾害发生,能够快速出动,紧急救援。

  一是健全“救”的体制,纵向上,我们推动各级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拓展相应功能,实现各级指挥中心24小时不间断视频在线,并把应急指挥链路向行政村延伸,确保在应急状态下,指挥体系省市县镇村五级贯通,能够直达“最后一公里”;横向上我们进一步强化区域间应急救援协作,牵头建立粤闽桂琼四省区海上渔船防台风协同机制、粤赣应急联动合作机制、琼州海峡应急联动机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合作,健全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通关口岸、城市生命线保障等跨境重点设施突发事件处置联动机制。

  二是建强“救”的队伍,按照统一形象标识、统一着装要求、统一训练大纲、统一战斗力标准,推动森林防灭火、应急航空救援、危化品、防汛抢险、抗震救灾、矿山、电力、交通、通信、物资保障等10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并依托省属国有企业,有针对性地打造工程抢险专业队伍,大力提升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我们加快推进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建设,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可以建成投入使用,将有效填补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全国在应对台风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尖刀拳头力量和核心关键训练设施方面的空白,大幅提升应对台风相关重大灾害的应急救援快速响应能力和救援统筹统战能力。

  三是强化“救”的保障,我们出台了《广东省基层(县域)应急物资储备分类指引》,聚焦县、镇、村三级应急处置需求,统筹社会储备、政府储备和实物储备、产能储备,科学确定各类应急物资储备规模,着力构建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积极推进省市共建应急物资仓库,加快建设全省应急物资储备网络,累计接入全省2500万余条各类物资数据;优化应急物资调度运输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调拨、第一时间运输、第一时间保障。

  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化解“新”的风险

  当前,我省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形势总体平稳,但各种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交织叠加,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的新问题,我们始终把体制机制和监管手段创新作为切实消除各种存量风险,有效防范新生风险的关键一环。

  一是明确新领域的监管责任,在协调推动出台《广东省党政部门及中央驻粤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明确55个单位安全生产职责的基础上,我们组织进一步厘清平台经济、电化学储能电站、海上风电、电动自行车、室内冰雪场所等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监管职责,研究提出海上牧场安全监管和防台风措施,坚决堵住新兴行业发展带来的安全监管盲区和漏洞。

  二是用好新发展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一网统管”信息化平台,推进危化品、工贸、非煤矿山等监测预警系统升级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运用,构建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联动处置、系统评估等新型能力体系;持续推进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的运用,健全完善气象、水文、林火、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建立危险源、风险点的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推进“广东省重大事故隐患库”建设,建成涵盖安全生产、自然灾害、执法、考核等各类数据的“数据库”,实现重大事故隐患一库尽收、一网统管、一屏可视、一键联通、一路闭环,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现代化。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精神,持续守稳守牢安全生产基本盘,全力做好后汛期防灾减灾和森林防火各项工作,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谢谢大家。

  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邓鸿:

  感谢王再华先生。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下面开始提问!  

  香港商报记者:事故的隐患是动态存在的,对隐患的排查整治不能一劳永逸,请问在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方面,有何考虑?谢谢。

  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王再华:

  正如你提到的,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治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常、长二字,经常、长期抓下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要求,更加注重“防”的工作,突出抓安全风险的源头防控、常态管控、监测预警和工程治理,建立健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制度体系,主动塑造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安全环境。通过本次专项行动,我们将重点完善以下三项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事故隐患辨识机制。排查重大事故隐患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重大事故隐患,要有明确的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准和要求。目前,13个行业领域已经制定出台了25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省安委办将推动还没有制定判定标准的相关主管部门结合行业领域典型事故,抓紧明确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或重点检查事项,补齐隐患辨识标准缺失的短板。

  二是完善专家指导服务机制。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是一项很专业的工作,我们在专项行动中实行分类整治。对大企业,更多地是鼓励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采取考核奖惩等方式,广泛地发动员工发现、举报身边的隐患,防患于未然;同时,要求大企业加强应急演练,提高险情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对中小微企业,鼓励企业向有实力、信誉好的第三方机构购买隐患排查技术服务,也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带着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指导帮扶,手把手地教企业发现隐患、解决问题,对屡查屡犯的依法严格执法。

  三是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机制。这次专项行动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我们已经开发建设了“广东省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并已面向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开放使用。通过“隐患库”,实现对各地区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进行排名,连续三个星期排名后三位的,我们将组织约谈所在市的安委办主要负责同志。也通过“隐患库”,实现对每一条入库的重大事故隐患的闭环管理,实现“谁检查、谁签名、谁负责”。“隐患库”的建立不仅仅针对这次专项行动,而是要长期使用、持续改进,着力打造成为我省事故预防的重要抓手,确保真查隐患、查真隐患,真正把“时时放心不下”落到实处。

  南方日报记者: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风险高,请问此次专项行动如何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

图片

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何胜庄

  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何胜庄:

  危险化学品一直是广东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这次开展危化品重大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来抓:

  一是狠抓危化品风险治理巩固提升。按照“1+6+N”的工作模式,印发1个行动方案统领重点工作,聚焦抓好带“病”运行、化工园区、高危细分、精细化工、双重预防、油气储存等6个专项行动,落实大型炼化基地应急演练、工伤预防能力提升、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等N项工作措施,聚焦85项重点,以“周、月、季度”为节点,压茬式推动整治工作。

  二是狠抓重大危险源专项检查督导。督促指导全省347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完成了1103个重大危险源自查,整治隐患8912项;组织21个地市的危化、消防监管人员完成全省“大循环”交叉检查,整治隐患4033项;联合省消防救援总队聘请专家组成4个工作组,对8个地市开展省级督导抽查,全省通报问题312项。

  三是狠抓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我们抽调业务骨干和专家组成督导组,开展8次省级“四不两直”暗访执法检查,抽查46家危险化学品重点企业,共查出隐患545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21项。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使用设备设施,对涉嫌违法的依法严肃立案查处,责令企业限期整改闭环。

  四是狠抓化工园区和重点项目风险管控。深入梳理当前化工园区突出的难点堵点问题,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措施,实施化工园区整治提升,每月调度通报“一园一策”问题整改进度,确定6家化工园区为较低安全风险等级创建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清单和创建方案。同时,聘请资深化工安全专家对中石油、广东石化等重点项目以及珠海、茂名重点县开展专家指导服务,助力企业精准管控生产安全风险。

  五是狠抓带“病”运行和高危细分专项整治。深刻吸取近期省内外事故教训,结合危险化学品阀门改造专项整治工作,将涉及阀门改造的典型隐患纳入整治内容,摸排带“病”运行企业75家,核查隐患问题221项,督促企业在登记系统录入隐患排查情况,线上线下协同抓好整改。对硝化、丁二烯等高风险企业开展摸底排查和执法检查,组织专家对标对表检查发现隐患692项,其中重大隐患6项,已整改完成593项,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和整改措施清单,跟踪企业整改闭环。

  六是狠抓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主题,部署指导各地举办化工、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演练411场,涉及参演人员12000余人,应急车辆524台。对茂名石化、中海油惠州炼化等重点石化企业的应急救援演练,我们专门派出专家现场指导,并对演练进行总结讲评,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羊城晚报记者:广东省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已经完成,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成果?下一步,我们将怎样用好普查成果,为防治自然灾害,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谢谢。

图片

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刘永生

  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刘永生:

  广东省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是在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统一部署下开展的。2020年5月,国务院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为期三年(2020-2022)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部署要求,结合广东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广东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全面掌握孕灾致灾信息,细致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为各级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这次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涉及范围之广、参与部门之多、技术要求之高,前所未有。经过全省上下近3年的共同努力,我省成为全国率先完成全部调查任务的8个省份之一,率先完成全部评估区划任务的3个省份之一,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摸清了全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了各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具体地说,这些成果主要包括三类:

  一是获得了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6类主要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信息;

  二是查明了3000多万栋房屋建筑、24万多公里公路道路、5.6万余座桥梁、约5.3万公里供水管线、671座供水厂站、2.4万多宗水利工程、约1400公里内河航道、843个隧道、5.3万多处公共服务设施、8600多家危化品和非煤矿山重点企业等重要承灾体信息;

  三是获得了各级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社区(村居)与家庭等减灾能力调查数据,并形成历史灾害评估、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评估、重点隐患评估、单灾种和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等成果。

  目前,风险普查工作基本结束,我们正在有序推进普查成果应用支撑体系建设,为今后推动普查成果在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切实发挥风险普查成果的作用提供技术支撑。这个技术支撑体系包括“一库一平台三服务”:“一库”就是有机结合普查数据与非普查数据,建立信息完整、逻辑统一、服务开放、内容可扩展的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库;“一平台”就是构建省、市、县、镇四级共享共用的全省普查数据应用平台;“三服务”包括在一张图上实现单一灾种风险与综合风险的可视化展现服务、全省风险普查数据智能分析与辅助决策服务以及全省风险普查数据更新及运营安全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重点行业领域和各地各部门实际需求,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全规范地推动普查成果应用工作,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深化成果应用:

  一是全力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加强调查评估区划成果的深度应用,提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利用普查成果为应急救援提供科学的避险转移、抢险救援力量调配、资源调度、社会力量参与、军警民协同等支撑,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二是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风险普查成果在编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自然灾害防治、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重大规划中的应用。

  三是全力支撑社会综合治理。加强与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衔接,促进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助力基层社区智慧管理,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新华社记者:刚才再华厅长讲到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是今年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我们知道这些年每年都在开展各种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请问今年的专项行动与往年的历次行动相比有什么不同?目前开展的成效如何?谢谢。

  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王再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今年4月底,国务院安委会印发了《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专项行动部署要求,结合广东实际,制定了《广东省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重点围绕督促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三个责任”的落实,突出15个方面的重点整治任务,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推动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落实。

  与以往相比,这次专项行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突出“重大隐患”。聚焦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隐患,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不落实第一责任、违规动火、违规分租、违规电气焊作业、违规储存易燃易爆物品、违规占用堵塞生命通道、外包外租管理混乱、企业不开展应急演练、从业人员不熟悉逃生出口等有关事故教训总结出来的问题。不搞“大而全”整治,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是突出“关键少数”。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法定的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的“第一责任人”,这次专项行动紧盯这个“关键少数”,要求企业的“一把手”落实“五个带头”,带动整个企业的管理团队和所有从业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三是突出“精准执法”。由各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进行精准严格执法,对排查整治不力导致重大事故隐患依然存在或发生事故的,依法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实行“一案双罚”,也就是说既要处罚企业,也要处罚企业的“第一责任人”。

  四是突出“机制创新”。要求执法队伍认真学习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准,建立安全监管执法责任倒查机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名、谁负责”,着力解决查不出重大隐患、查出重大隐患后不跟踪整改以及执法不精准等问题,着力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

  五是突出“警示曝光”。我们会同省有关部门开展常态化暗查暗访,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主流媒体加大警示曝光力度,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抓好整治。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和查处的案例紧盯不放、公开曝光,达到“一地有隐患,万厂受教育”。在这里,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的大力支持。

  目前,我们已完成了专项行动第一阶段动员部署、第二阶段企业自查自改和部门帮扶工作任务。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细化完善行动方案,提出具体量化、突出重点的工作任务,全面开展自查。同时,省安委办组织了7个省级督导工作组,对21个地市、各行业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同步派出小分队暗查暗访,检查企业254家,排查隐患1887处、其中重大事故隐患94处,在广东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播出曝光隐患239处。

  截至7月31日,全省各级各地已派出督导检查组4.68万次、专家2.6万人次,检查企业163万家、帮扶企业8.6万家次;共排查出隐患237万个、重大事故隐患12335个;查处企业主要负责人未按要求亲自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工作12404家。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记者:广东是经济大省,市场主体多,涉行业领域广,安全监管难度大。从省内外发生的一些事故看,违法成本低是一些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的重要原因。请问在这方面有些什么具体有效的措施?谢谢。

  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何胜庄:

  广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市场主体数量超过1600万户,安全风险基数大,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任务很重。我们一手抓严格执法,提高企业违法成本,一手抓指导服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努力把安全风险化解在成灾之前、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一,大力提升执法质量。今年年初,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质量提升年”行动,从三个方面提升安全生产执法质量。

  一是针对性开展执法培训。为了帮助执法检查人员准确理解和掌握《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内容,对标对表《判定标准》找出重大隐患,我们迅速组织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目前共举办了两期执法业务培训班,对全省170多名执法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全省各市、县应急管理部门也通过聘请专家、视频讲座等方式对《判定标准》逐项解读,先后开展各类执法业务培训17500余人次。

  二是大力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7月初,我们在佛山市召开全省工贸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现场会,通过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的形式,推动在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液氨制冷、有限空间等工贸重点行业领域建设应用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以工贸企业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等本质安全水平的提升,加大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力度,实现工贸行业高质量安全发展。目前已接入120余家相关企业的视频监控和感知数据。

  三是不断加大精准化执法力度。我们对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惩处,对排查整治不力导致重大事故隐患依然存在或者发生事故的,依法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实行“一案双罚”,督促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2.4万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0.7万次,发现隐患11.4万个,实施行政处罚1.4万次。

  第二,着力强化指导服务。安全生产既要强化“管”,也要着眼于“帮”。今年以来,我们针对一些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风险“不会查”、事故隐患“不懂改”等问题,强化专家指导服务,免费帮助企业把脉问诊,靶向整治。

  一是急企业所急,组织300多名专家对口服务。我们分门别类编制企业安全服务指南,组织省专家库内所有专家,对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分批集中专家进行专业培训,编制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标准、提出工作要求;每天对服务企业的专家进行视频调度,及时了解工作情况,全面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提升服务企业质量。

  二是解企业所难,为企业现场排查风险隐患。深入企业的专家队伍,把帮助企业解决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排除不了的隐患作为重要任务,把制度机制落实、设施设备问题、工艺流程方案、人员安全管理等每个环节“望闻问切”,逐一“过筛子”,列出问题清单,给出整改建议,指导抓好落实。专家所到之处,把培训企业员工和安全管理人员作为一项重要职责,手把手教专业知识、教安全常识、教隐患排查方法,持续帮助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对涉及印染、造纸、蔬菜腌制、皮毛皮革等企业的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共帮扶指导重点县(区)111个(次),帮扶指导重点企业1903家(次),发现重大事故隐患361个,当地政府挂牌督办了重大事故隐患8个。

  南方都市报记者: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基层防灾减灾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请问我省是如何推进基层特别是村居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工作的?谢谢。

  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刘永生: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省减灾委始终把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部署推进。

  我省城乡差别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防灾减灾的短板弱项在基层,重点、难点也在基层。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始终把基层基础作为第一保障,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我们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创新开展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以行政村(社区)为突破口,从2020年7月开始,在全国率先提出了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标准化建设,即“有组织体系、有大喇叭、有警报器、有避难场所、有风险地图、有明白卡、有应急值守、有应急照明、有小册子、有宣传栏”,让群众一听就懂、一看就明、一用就会。经过三年的建设,全省98.5%村(居)开展了“十个有”建设,其中有组织体系、有避难场所、有应急照明建成率超过90%;有大喇叭、有警报器、有应急值守、有宣传栏等建成率超过80%,一系列要素的建成和链条的打通,我省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正在得到全面加强,为基层第一时间应对处置灾害事故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2021年,我省因灾死亡人数、倒塌损坏房屋同比减少65%以上;2022年成功应对了北江特大洪水。

  二是扎实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2019年,汕头市南澳县被国家确定为首批13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单位之一,我省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建的方式,统筹各方资源,把南澳县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打造成广东综合减灾“名片”。2020年,我们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766个社区开展了创建工作。目前,我省成功创建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有1441个,占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总数的9.5%,居全国首位。

  三是全力推进乡镇街道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我们聚焦“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高标准前瞻性推进乡镇街道应急能力建设。一是着力构建“四个一”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全省各乡镇街道“有一个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机构,有一支负责应急救援的队伍,有一个启动应急响应的平台,有一个储备应急物资的仓库”。二是推动全省各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工作机构、人员、经费、装备“四落实”,队伍结构、素质、能力、作风“四提升”,工作职责、任务、机制、手段“四匹配”,促进应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统一标准建设乡镇应急指挥机构,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了集三防、安全生产、森防、消防、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自然灾害救助等职能于一体的乡镇(街道)应急指挥中心,打通省、市、县、镇、村五级指挥调度“一键通”。

  广州日报记者:今年的三防形势呈现怎样的特点?结合近期的台风发展态势,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防范?谢谢。

  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王再华:

  我省今年3月27日入汛,先后经历了21轮强降雨,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今年三防形势总体平稳。

  随着“龙舟水”平稳度过,我省正式进入后汛期。7月14日开始,我省相继遭遇第4号台风“泰利”正面登陆粤西、第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粤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严格执行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要求,扎实做好防风防汛各项工作,实现“零伤亡”工作目标。

  经研判,接下来可能还有2-3个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我省,致灾风险仍然很高。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做到“五个宁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极端负责的态度,抓紧抓实抓细后汛期三防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压紧压实三防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三防各项责任制,突出抓好基层责任对接“三个联系”和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落实。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厌战情绪,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坚决做到早研判、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切实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成灾之前。

  二是持续强化监测预报预警。24小时紧盯风情雨情水情工情变化,加强滚动会商,加密研判风险,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持续加强分镇短临预警、暴雨重现期预警和夜间防范提醒,严格落实暴雨预警双重“叫应”机制,确保强预警强响应强联动。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电台、微信、乡村大喇叭等多种手段,第一时间把预报预警信息传递到基层,确保到户到人,提醒公众主动防灾避险。

  三是细致开展隐患排查管控。严格落实临灾排险“八个再查一遍”要求,强化“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对水利工程、在建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易涝点等重点部位防汛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可能遭受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威胁的村庄、人口进行全面摸底,提前落实风险防控措施。高度关注非在册隐患点安全风险,落实人员盯守和安全管控各项措施,坚决、提前、果断、彻底转移危险区域人员。

  四是严格落实防风防汛措施。突出抓好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落实,重点关注海洋牧场、海上风电平台等新业态新领域防风安全。加强对临山、临崖、临坡、临水重点路段及居住区的重点盯守,强化对小水库、小山塘、小水电站、小水闸、小堤防等“五小”水利工程的巡查防守,提前落实涵洞、隧道、地下空间、地下商场、地铁等易涝地区的监控、警示、防触电措施,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五是时刻做好抢险救援准备。统筹各类抢险救援力量,备足救援物资装备,向可能成灾区域科学预置队伍,并随着风险变化及时调整前置力量部署,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迅速投入抢险救援。持续提升“三断”条件下的通信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应急指挥综合保障能力。加强抢险救援人员自身安全防护,确保科学施救、安全施救。

  在这里,我也恳请各位媒体记者朋友继续密切关注、大力宣传,及时推送台风暴雨等灾害预警信息,共同做好我省三防工作;也呼吁广大社会公众理解支持、积极参与、群防群控,共同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邓鸿: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希望各媒体继续关注和支持广东应急管理工作,充分报道,广泛宣传,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成为广东社会各界的价值遵循。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发布会到此结束!



分享: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