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至6月20日为广东“龙舟水”时期,连日来,广东各地各部门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聚焦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认真落实隐患排查整治措施,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三防应急处置能力,筑牢防汛安全网。
在阳江市新墟镇东水村,强降雨导致东水山山洪暴发,亲水平台等一些地势较低、平日可供游览使用的观景平台全部没入洪水中。当地村委会迅速对村场和景点的重点路段设立警戒带、警示牌,加强值班值守,持续排查巡查隐患点,全力保障度汛安全。阳江市阳西县新墟镇东水村党总支书记谭兴容介绍:“目前,东水村已发生洪水,山洪预警系统已发布预警,村委会已安排干部前往河道巡查,拉好警戒线。同时我们也在全力防止游客下河游玩,请大家互相转告,提高警惕。”
为了防御强降水、强对流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东莞市自然资源局组织人员深入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巡查。巡查员仔细勘察山体坡度、植被覆盖及岩石稳定性,重点排查是否存在山体滑坡、落石等安全隐患,并确认周边群众已安全撤离。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大朗分局工作人员李永康说:“在大雨前后,我们都会加强排查和巡查工作,尽量保障周边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江门市水利部门在汛前组织超过三次水利防汛安全隐患排查行动,入汛后结合安全生产专题检查进一步做好排查整改工作。重点落实535宗水库、293宗山塘、230段五级以上堤围、37宗重点在建水利工程、727个山洪灾害防治村、13个农村重点易涝区,以及滨河、沿海等涉水区域防汛安全管理措施。江门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和调度管理科科长陈品龙表示:“全面落实水库、堤围、水闸等水利工程防汛‘三个责任人’,以及山洪灾害防御‘五员’的责任,一共落实超过11000多人,确保防汛责任人以及值班人员全部到岗到位,应急处置始终处在激活状态。足额储备各类防汛物资,落实水旱灾害防御专家超过200人,市县两级抢险应急队伍已落实20多支,一共450多人,随时接受应急抢险的调度工作。”
在防内涝方面,中山市水务局建立了“外江—泵站—内河—管网”四级排涝系统,从2024年至今,共清疏了雨水管网3621公里,清理边井约34万个,全力做好防暴雨等应急响应准备。中山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彭逸君介绍:“2024年的橙色和红色预警我们增加了一倍以上的,但是对比2023年,我们全市的内涝积水点减少了18个,减少了17%。”
在应急物资储备方面,汕尾市海丰县应急救援专业队盘点检修救生橡皮艇、救生圈、救生衣、照明器材、发电机等救援器材,全面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确保一旦发生险情拉得出,用得上。汕尾市海丰县应急管理局综合协调和救灾物资保障股负责人杨加标介绍:“进入汛期以来,我局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做好防汛备汛物资保障工作,主要做到规范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严格管理好物资的存储,筑牢防汛物资保障防线,确保一旦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或险情,及时做好应对处置和抢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