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任务融合,力促普查提质增效。任务管理实施集约化。任务融合有效提升普查效率。如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的公共服务设施调查融合住建部门非住宅调查,避免重复工作。数据归集共享常态化。梳理各灾种部门的工作内容,通过充分沟通协调,及时共享数据。共享机制促使市普查办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各普查部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回应各部门需求。人员任务配置专一化。在统一培训的基础上,由每位普查专员负责2~4个村社区驻点工作,所有该片区的普查调查工作均由其负责,有效提升了普查效率。
二是立足要素聚合,拓展普查路径模式。科学运用专业设备。运用RTK测量仪、激光测距仪、GPS面积测量仪等专业设备,探索调查地下停车场、充电桩、公交线路等内涝重点承灾体和文物保护单位等高价值承灾体的数据信息,为开发普查数据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在公路承灾体调查中运用综合采集车,边行驶边采集,AI智能识别风险隐患点,同步提交普查数据采集系统平台处理,从而有效提升了调查效率,降低了人身安全风险。创新开发辅助程序。开发二维码填报系统、表格检查工具、坐标采集工具、调查线路规划系统等调查工具软件,大大提升了调查进度效率。在建筑承灾体调查中运用房屋承灾体调查填报系统,通过卫星遥感批量挂接房屋数据,有效节约时间与人力。规范构建工作底图。在无房屋底图的情况下,市普查办自行研究房屋底图制备技术路线,解译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高清影像,叠加建设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房屋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处理技术,提取房屋面信息,汇总编辑成平湖市房屋承灾体调查底图。
三是坚持成果汇合,打造普查应用平台。搭建应用平台。市普查办盘活各灾种部门数据资源,深挖应用场景,同步开发平湖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用系统。根据平湖市辖区内重大自然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结合资规局、建设局、水利局、气象局、科技局等灾种部门建立的重大灾害隐患点监测数据,实现普查成果展示、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评估、应急救援保障、应急指挥等多种功能。强化数字引领。充分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防控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和手段工具。与市委政法委合作,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用系统接入平湖市“十情图”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平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积极申报入驻浙政钉“观星台”栏目,探索将其融入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助力风险防控。逐步实现自然灾害灾前预防、灾发研判、灾中救援、灾后评估等全流程、跨领域的多种功能与应用。通过汇集地下管网与路段高程信息,结合降雨量和水文信息,城市内涝防治模型反演,计算出市域内存在隐患风险的内涝低洼点,进一步完善城市内涝防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