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地处我国华北平原地震带和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交会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历史上发生过破坏性地震7次,尤其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及其强余震,导致天津24000余人死亡,使天津成为我国唯一遭受过地震烈度8度破坏的特大城市。
2018年,天津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地震灾害防治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推进地震灾害防治工作。
2020年9月,天津滨海新区被国务院确定为86个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试点地区之一,并将地震灾害作为重点专项工作单独开展。天津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日前,在市、区两级地震局、应急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单位的协同努力下,滨海新区各项试点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并在全国率先通过验收,形成了“三个用好”的工作经验,为完成天津乃至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提供了“滨海方案”。
用好机制创新 集中力量办大事
此次普查工作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工作合力,是做好普查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2019年,我们在天津市宝坻区开展了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先行先试工作。对于此次滨海试点任务,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政府主导、行业部门协同、地震部门支撑、专业力量和镇街调查员联动实施’的工作机制。”天津市地震局研究员曹井泉介绍。
作为牵头单位,该市地震局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重点项目办公室,组织技术骨干建立了项目专班,联合市应急管理局、滨海新区政府等部门单位反复论证,确立了符合该地区特点的普查方案。重点项目办公室每周与市自然灾害普查办公室进行对接,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分析研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周编制工作简报。为了确保普查数据质量,普查组坚持“精准推进、精准督查、精准管理”的全过程监管模式,建立了“四级核查”的数据质量控制模式。
滨海新区档案、规划等部门单位主动打破行业数据壁垒,积极服务试点项目建设,对滨海新区房屋设施的建设图纸和结构图纸进行收集整理,提供城建档案1000余卷、图纸7000余份,涵盖医院、学校、住宅、商业、办公、工厂用房六大类、941个项目、近千座房屋,协助普查组通过现场拍照、投影地图等方式,提取抗震设防信息。
用好数据库 开展多维度调查
此次普查工作任务量包括63千米地震活动断层探测、4个行政区地质构造调查、400余个地震工程条件钻孔与调查和全区房屋抽样调查等。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市地震局采取了“用好存量、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
2020年,该市地震局组织对滨海新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建筑,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开展监管检查,对全区房屋设施抗震设防情况进行了初步摸底。普查组对现有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并逐条进行分类整理和准化处理,建立专门的数据库,为后期细化方案、明确调查重点提供了坚实依据。
“根据前期收集整理的数据,我们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工作思路,对活动断层探测、地震构造调查、地震工程条件调查等工作,主要以补充调查为主;对房屋抽样详查工作,采取了随机抽样与主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工作方式高效可行。”该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闫成国说。
用好科技利器 提升数据精准度
房屋设施的抗震设防信息普查,是此次试点任务的“重头戏”。“滨海新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和改革试验区,区内既有老式的商业区、居民区、厂房区,又有各类新型工业区,房屋设施数量大、类型多、结构多样,想要收集相关信息,靠挨家挨户走访调查的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该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姚新强说。普查工作组除了充分挖掘现有数据外,还创新使用了遥感、航拍等新技术。普查人员依托中国地震局“基于遥感影像和经验估计的区域房屋抗震能力初判”项目,组成技术专班,创新提出基于建筑面积和建筑栋数相结合的评估思路,经过集中攻坚,完成了130117栋、13926万平方米房屋的遥感影像解译,初步掌握了全区抗震能力的总体情况和分布特征。
此外,普查人员利用航拍影像和街景地图,开展分类调查,对人员密集、经济发达的核心区进行校核截图,对其他区域采取影像初判和现场校核相结合的方式,不但摸清了底数,还提升了数据精准度。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此次试点任务共完成1212万平方米的房屋抽样详查,抽样率达到11%,超过了国家提出的110万平方米、抽样率1%的任务要求,超额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