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国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湖北省气象局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工作原则,先后编制印发了《湖北省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规范》《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预警评估业务规范》《湖北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工作方案》,强化普查成果在气象防灾减灾业务中的应用,实现灾害性天气预报向灾害风险预警转变,在全国率先完成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系统本地化运行,形成全省气象部门统一共用一个规范、一套数据、一个平台的工作格局,夯实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目前,湖北省气象局已完成省、市、县三级和“一省一市”试点孝感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评估与区划工作,全省共103份普查报告完成度达90%以上。
多方法确保风险普查数据准确
县域尺度区划,需要应用到区域站、模式再分析、遥感等各类精细化资料来满足危险性和风险区划的精度要求,如何确保数据精准,多源资料的质量控制是关键。
湖北气象部门利用“天擎”业务平台和国内外相关机构数据共享服务器提取站点观测及多源融合格点资料;加强区域站资料质控,开展网格再分析资料的评估分析;通过观测天气现象、灾情直报、灾害大典、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保险公司、雷达等查阅验证灾害性天气记录,互相对比印证;通过资料融合、线性回归、空间插值、深度学习等方法,进行了数据的补充。
通过“湖北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湖北气象部门完成2005年至2012年区域站资料评估,开展辐射罩等观测仪器差异造成的气温偏差订正研究,完善区域站降水资料插补方法,完善基于不同地形特点的国家站极大风资料延长方法,提高国家站与区域站资料的完整性与可用性,实现常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插补和延长。
此外,依托普查成果,湖北气象部门升级灾情调查“雨伴”App,形成专业性强的支撑工具,提高灾害风险预警评估信息化能力。
强化成果应用 应对灾害性天气
深化基于多源数据的干旱、洪涝和低温灾害对农业影响的定量评估和风险预警业务,湖北气象部门研发干旱、洪涝和低温灾害对农作物和水产养殖影响的定量评估和风险预警产品。
此外,湖北气象部门还开展电力线路雷电、大风风险,线路设施暴雨洪涝风险的评估、区划及灾害预警;加强用电需求的高温过程、低温过程高用电需求预警、评估;加强风险普查关键技术成果凝练和业务转化应用,提升重大气象灾害事件决策服务水平;探索开展极端高温和冷空气活动对高敏感疾病发病的风险预警业务。
“气象部门及时开展了暴雨洪水风险源分析、致灾源风险分析以及洪涝发生发展过程模拟,并对孝感地区电力设施开展风险评估,为我们开展洪涝灾害防御提供了较好的决策支撑。”2021年9月,国家电网孝感供电公司互联网办在感谢信中表示,在2021年8月12日强降雨天气过程中,风险普查成果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部门合作 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湖北省气象局举办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培训班,采取“以练代培”方式初步完成33个行政区报告编制。
培训启发了学员。1月6日,孝感气象部门编制的《关于加强孝感市排涝能力的议案》提交到孝感市人大秘书处后,得到高度认可,称其为提升孝感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供了权威有力的科学依据和对策,并被作为保留议案,交由孝感市政府重点办理。
4月,湖北省气象局驻孝昌县丰和村第一书记王芳芳提出,开展不同降水情景下的淹没模拟,实现乡镇级精细化防灾减灾需求的技术分析,制定“一域一策”丰山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响应预案,为丰山镇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在武汉,气象部门强化普查成果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武汉气象部门加强与住建等部门的合作,基于大风等普查成果,构建在强对流天气期间高层建筑高耸结构等的外墙及附着物、附属设施的高空坠物风险影响模型,为重点工程提供有针对性的风险预警服务;基于暴雨普查成果,开展城市渍涝风险预警,利用城市泵站结合汇水区降水实况、精细化降水预报,为管理部门科学调度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