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要灾种调查评估中,增加了地面沉降、城市内涝、大雾、风雹和咸潮入侵等具有沿海城市特点的灾种;在综合风险评估中,考虑了气候变化,以满足风险信息服务于城市发展与规划决策的需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坚持“应用为要、管用为王”的理念,上海市积极推进普查成果应用工作,推动普查成果与防灾减灾救灾、完善社会综合治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等深度融合。
常用常新
强化体系构建
该市立足“全灾种、大应急、大救援”方式推广普查成果应用,在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发展规划、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等领域探索实施一批代表性强的成果应用项目,推动普查数据常用常新、共建共享、实用管用,上海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上海市普查办”)梳理了灾害风险调查评估规范、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主要灾害防治能力、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灾害应急救援救助能力共5类34项成果应用方向,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的实施意见(试行)》。
2021年以来,结合《上海市综合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上海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0-2035年)》等编制,与自然灾害防治十项重点工程建设相融合,聚焦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机制创新,探索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与常态化灾害风险调查、隐患排查工作相互衔接的机制,推动普查数据动态更新、共建共享,发挥风险普查的放大效应,积极推动普查数据成果在地方综合防灾减灾、重要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智慧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应用,使普查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安全与发展。
共建共享
强化多元应用
立足市区联动、共建共享、多元应用,上海市普查办会同各相关部门加强对普查成果应用跟踪指导、动态交流,紧盯城市安全发展和精细化治理需求,在“受用”“管用”“爱用”上下功夫、见实效,全面开展普查成果共享和推广应用,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应对提供助力。
针对沿海超大城市灾害风险特征,立足服务城市精细化治理,力争在防范化解各类灾害风险隐患上做到“四早五最”(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五最:在最低的层级、以最短的时间、花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取得最好的效果)的目标,该市普查办加强统筹协调,各主要任务部门主动靠前、自我加压,积极借鉴上海市农业普查、人口普查、地理国情调查等经验做法,增加八大类灾种和涉及城市安全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调查与评估任务。在承灾体调查中,采集居(村)尺度的人口数据,以满足精细化的社会脆弱性评估,服务“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增加涉及城市安全运行的燃气、轨道交通等城市关键基础设施调查;围绕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和防灾减灾的需求,提出建立上海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本地化方法体系,提前布局开展上海安全韧性城市评估、城市极端灾害情景模拟及其影响评估、上海特大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综合风险评估等研究,为韧性城市建设,自然灾害风险常态化动态监测、识别、预警,以及重大基础设施保护和城市运行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与决策依据。
实用管用
强化应用落地
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该市谋划开展普查成果应用试点项目,探索普查成果应用工作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发挥示范效应。各区、各相关行业和单位结合实际,自主申报开展普查成果应用试点相关工作,上海市普查办根据申报情况,统筹形成并发布试点项目清单。
截至目前,静安区按照数据种类、数据来源、信息要素、业务领域等方面进行信息资源规划,形成包含原始库、资源库、主体库、专题库的普查数据库,目前主体库已有22个数据集;普查成果按照致灾因子、承灾体、减灾能力等进行空间展示、属性展示、统计分析,提升了灾害防治和应急指挥能力。
普陀区结合“一网统管”平台建设,及时将普查获取的24个部门数据信息导入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后台数据库,建立健全基础数据更新共享机制;对全区273个社区的脆弱性人群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并在三维地图中进行空间落位,街镇、社区可以通过“一网统管”平台进行可视化查询,以便对脆弱人群进行精准帮扶和应急保障。
针对极端灾害情景下的城市安全运行,上海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多次组织研读相关调查报告,组织专家利用城市洪涝仿真模型将郑州极端暴雨情景移植到上海进行模拟推演,研判对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对轨道交通网络381个节点的影响,提出防范应对和灾后恢复的对策建议。
上海市谋划组织开展“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力争打造一批“硬核”成果或策划优秀的项目,并立足“全灾种、大应急、大救援”推广普查数据成果应用,加强灾害风险评估、综合监测预警及预案体系建设,提升灾害应急救援救助和智慧应急指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