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滇、川、藏交汇处,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形态以山地、古高原面和岭峰为主。受地理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该州自然灾害多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任务重。2021年以来,该州结合当地实际,持续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坚持高位推进
压实工作责任
该州成立以常务副州长为组长、三位副州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自然资源、林业、住建等7个主要涉灾部门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州三县(市)成立以常务副县(市)长担任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普查工作。州委、州政府多次对该州普查办作出工作指示,要求全州各行业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按照国家、省级时间要求完成普查工作。
普查工作开展以来,该州普查办及应急管理局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制定办公室管理制度、会议制度、保密制度等,用制度说话,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到人。同时确定工作技术指南、编制总体实施方案、调查工作实施细则、宣传工作方案等多项工作方案,为普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微信群和各单位普查联络员通讯录,落实具体人员与各部门对接,做到所有对接情况全盘掌握、及时总结,确保普查工作高效进行。由州、县(市)级普查办对普查工作进行不定期专项调度,汇总全州工作推进情况。积极做好普查统筹工作,组织召开普查工作例会,编制普查工作简报,做到进度有通报、问题有反馈,特别是对未在时间限制内完成进度的各部门,通过工作提示函的形式进行督促或帮助,从根本上防止出现“木桶短板”。
严控数据质量
做好服务调查
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对于数据质量要严格把控,是做好普查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调查前期,州普查办抓好业务培训,累计组织、1400余人参加培训。在调查过程中,该州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做到数据完整真实可靠。
在对省级、国家级反馈的质检存疑数据进行整改的过程中,要求全州各级各部门绝不能有“未被反馈数据就是正确数据”的思想,严格对全州的调查数据进行自检自查。同时,将全部数据进行“台账式管理”,以数据筛选的方式进行“对标对表”,全指标核查,对数据中存在的异常值进行全面核实整改。截至目前,该州应急管理、气象、地震、自然资源等部门单位均已完成各自行业领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要素调查任务。其中,应急管理部门共完成7710项数据调查,气象部门共完成8个灾种8828个气象灾害的基础资料收集整理,水务部门共完成洪水致灾调查、干旱致灾调查、洪水灾害隐患调查,地震部门共完成三县(市)地质钻孔取样调查任务、1∶5万地震断裂带分布图和活动断层避让图编制工作。
该州有1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88.6%。在普查过程中,为避免因语言不通产生困扰,州应急管理局及时发放普查工作服、工作证、藏文介绍信、州政府工作文件等相关材料,并要求所有调查人员必须规范着装,在需要入户调查或有人员前来询问时,及时出示工作牌和相关文件。
该州地广人稀,多为山区,气候情况恶劣。为了能如期完成普查任务,普查人员没有因客观因素而放缓步伐。该州住建部门一直坚持应调尽调,“不漏一户,不少一间”,工作人员冒雪前行的身影散落在迪庆高原上,对大山深处的牧民房屋开展调查。“那里的雪齐腰身,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厚的雪,但我们还是完成了调查,不容易。”调查员禹宽说。
落实经费保障
推动成果应用
此次普查工作由于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该州普查办要求各行业部门测算本部门普查工作经费,并多次向州人民政府汇报工作情况,提出经费请求,联合州财政局召开经费审查会议,进行经费核算工作。州委、州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风险普查工作,优先保障普查工作经费的落实,全额落实州级普查经费。据统计,全州三个县(市)普查预算资金共计2000余万元,目前60%以上经费已经得到落实。
自普查工作开展以来,该州高度重视普查成果应用转化,各级各行业部门以保障粮食安全和赋能经济发展为重点,积极开展普查成果应用开发研究,探索普查成果在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社会综合治理与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州普查办+行业部门+技术单位”多方协同配合,依托数字化改革,突出实战导向,积极开展普查成果的转化应用,将普查成果融入该州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应用范围包括应急管理部门的非煤地下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危化工贸科的危化品专项检查、研究落实智慧应急项目,交通部门的云南公路智慧养护一体化云平台建设、防治规划和年度防治计划的编制,住建部门的自建房排查,自然资源部门对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中的德钦县城及周边,金沙江流域奔子栏镇,虎跳峡镇、澜沧江沿岸重点乡镇地质灾害高风险区,紧盯隐患点和风险区,加强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宣传培训演练等日常防灾工作。